导语:继2015年入围106家之后,中国在500强榜单上的企业数继续增加,达到了110家,包括万科在内的13家中国内地企业首次杀入了榜单。
7月20日,一年一度的《财富》500强榜单发布,继2015年入围106家之后,中国在500强榜单上的企业数继续增加,达到了110家,包括万科在内的13家中国内地企业首次杀入了榜单。
500强一直被视为全球经济的一面镜子。从今年入围企业的经营状况看,上榜的500家公司无论是总营业收入、净利润之和,还是入围门槛,相对于去年都出现了下滑。
500强企业的总营业收入为27.6万亿美元,比2015年下降了11.5%,净利润之和为1 .48万亿美元,下降了11.3%。入围门槛为209.2亿美元,比去年的237 .2亿美元也下降11.8%。
这种状况,和2015年全球经济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极为动荡的一年有很大的关系。
中国今年入围的企业数量达到了110家,入围企业的比例超过了20%,和美国入围企业的数量继续接近。这说明在全球经济洗牌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综合实力仍然继续提升。
然而,从入围企业的行业分布、盈利能力、国际影响力和品牌竞争力等去看,入围的110家企业,却又成了检验中国经济在国际上竞争力的一面镜子。
其一,就行业分布而言,中国入围的企业大多仍然分布在石油、金融、电力、钢铁、汽车、煤炭、有色金属等领域,这么多年,行业分布的状况基本没有改变。
这些行业要么属于垄断领域,要么属于产能过剩领域,要么属于亏损大户。在今天,中国下大力气“去产能”和消灭“僵尸企业”的攻坚战中,这些入围财富500强的企业,无疑代表的是中国经济的短板,而非竞争力。
其二,就盈利能力而言,今年苹果以534亿美元的利润超过中国工商银行,成为全球最赚钱的公司,但全球最赚钱公司的2到5位,被中国的四大行“工建农中”所占据。
据统计,入围500强的中国企业,其中有10家银行,这10家银行的利润达到了1800多亿美元,占上榜的内地103家企业利润总和的55%。
从利润排行榜可以看出,中国银行业的状况绝非像现在很多银行哭喊的,进入了一个寒冬,无论在中国3000家上市公司,还是入围财富500强的企业里,银行赚的钱远高于实体企业。
中国企业融资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实体经济为银行业打工的真相在《财富》500强的榜单上也得到了证实。
其三,服务型和科技型企业入围者寥寥。
多年以来,尽管美国、日本,甚至韩国入围500强的企业数都在逐年下降,日本2016年入围的企业只有54家,不到中国的一半,但就行业分布而言,这些国家入围的企业基本都在零售、电子、互联网、现代制造业、医疗这些代表现代经济未来的领域。
而中国入围的企业,尽管今年有电商巨头京东,家电巨头美的,食品巨头万洲国际,但总体而言,石油、电力、电信、钢铁等垄断或者半垄断的企业仍然成为中国经济的最大的基本面。
最后,中国成为入围房地产企业数最多的国家。
今年,中国有万科、万达、恒大三大房地产巨头入围,此前还有绿地入围。据不完全统计,与房地产关联的上榜企业还有华润、中信、中粮、电建、五矿、中建、中航、海航、长江和记、天津物资集团等13余家企业。
这意味着,在110家入围的企业中,拥有房地产板块的企业数达到了至少17家,这在所有国家中,肯定是最多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
诚然,入围《财富》500强的企业越多,无疑代表了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的提升,但如果分析行业分布,以及盈利能力,中美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像中国入围企业的数量那样体现出竞争力差距的缩小。
当入围500强的企业要么是垄断行业,要么是产能过剩行业,要么是亏损企业,要么是房地产企业的时候,对于《财富》500强而言,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尴尬,势必会影响这个权威排名本身的认可度。
同时,当一个国家杀入500强的企业,很少有代表经济未来的科技型企业的时候,说明中国经济未来的转型和升级之路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