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谋求更多的持牌只是为了防守,京东金融走的不是金控路线,而是奔着底层技术能力输出的金融科技路线走,我相信刘强东和陈生强一定会把这条路先跑通之后,才会再想别的战略。”上述VC界人士表示。
北京时间11月15日晚,京东集团公布第三季度财务报表,除了宣告了京东商城较高的增长速度之外,还出乎意料地对外宣布将出售京东金融的全部股份,以谋求京东金融在股份身份上的完全内资化。但据金融家了解,刘强东将以个人名义购买股份,其本人将依然拥有京东金融的控制权。
据了解,京东金融将成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京东金融谋求全内资身份,是为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并更好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做铺垫。
京东金融将获全内资身份 谋求政府支持
京东的财报新闻显示,根据目前的初步计划,京东集团将出让其持有的所有京东金融股份,交易后,京东集团将不再拥有京东金融的法律所有权或有效控制权。如果重组能顺利完全,京东金融的财务数据将不再纳入京东集团的合并财务报表。
对于出售京东金融的股份的目标,京东集团给出的解释很明确:“此次重组的主要目的是将京东金融转型为只有中国投资者作为股东的企业,以便在中国开展某些需要政府许可的金融服务业务,并更好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的资金。”
对于上述公告,一位接近京东金融的VC界人士向记者表示,“从2016年1月京东公布A轮融资的消息便可以看出,京东金融从一开始便想着要实现纯内资的架构,而非像母公司一样的VIE架构。红杉中国、中国太平和嘉实投资,三家领投机构无一不是人民币投资机构。当前的消息再次证实,京东金融不仅要在经营上与京东集团完全独立,还要在股权结构上划清界限。”
“无论如何需要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中国的政策环境下,金融业始终是一个重监管行业,尤其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政府正在一步步加强监管,而不管法律规定如何,纯内资背景的企业肯定还是要比混血企业能够谋求更多的政策便利。”
业务融资成本有望降低 股权融资便利性提高
公开消息显示,京东金融的七大业务板块之中,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业务,均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融资制约,在企业刚成立的前两年,基本依靠京东集团对于进行资金支持,但到了2016年,其风控和技术实力足够支撑ABS的发行,白条ABS和保理ABS均成功登录交易所,资金成本已经降低至非持牌机构融资的最低程度。此外,京东金融还在消费信贷领域实现了与传统金融机构的对接,缓解了资金压力的同时,还验证了自己的风控能力,为今后逐步扩大风控能力输出奠定了基础。
尽管如此,对于“能够更好的利用中国资本市场资金“这一目的,逻辑也很是清晰。上述互金协会人士称,几百年来,金融业务的本质都没有变,做金融业务,资金成本至关重要。此前京东金融的两大资产端业务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主要是依靠ABS(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融资,虽然成本已经是市场化融资中的最低水平,但依然没有持牌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的融资成本低。如果通过获取相关牌照来加持其本已经非常强的风控能力,那么其融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其所构筑的行业门槛将被进一步提高。“
除了业务融资之外,资本市场融资的便利性也是一个重点考虑。今年1月,京东金融宣布获得66.5亿元人民币融资,公司估值为466.5亿元人民币。业界普遍预期,当拆除了外资结构之后,如果其上市前还会继续融资,那对于吸引国内人民币基金,尤其是国有资本,将有着巨大的好处。
对于京东金融当前的估值,京东集团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的回应。京东集团相关发言人只是透露,“京东集团将从参与交易的投资人获得市场公允价值的现金对价。此外,京东集团将通过与京东金融签署一系列关于股份出售、经营业务许可以及合作协议等,由此获得在京东金融未来实现累计税前盈利后,获得京东金融税前利润40%的服务收入。”
刘强东仍拥有控制权 京东金融战略不变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此前曾对媒体表示,如果不能对其创立的公司拥有控制权,那就宁可卖掉。那么本次京东出售京东金融的股份,是否意味着刘强东放弃了对京东金融的控制呢?京东方面给出的答案是:刘强东仍将获得京东金融的多数投票权!
据悉,本轮京东出售京东金融的股份中,刘强东仍让会以其个人名义购买,保障其经济利益与此前保持基本一致。京东集团相关新闻发言人告诉记者,在本次重组中,刘强东本人还将通过个人持股以及通过协议获取员工和其他投资人的投票权方式,预计将获得京东金融的多数投票权,并且刘强东也将担任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
上述接近京东金融的VC人士称,刘强东本人仍是京东金融的实际控制人,这是保证京东金融重组之后不会发生人事震荡,公司高管核心团队仍继续保持稳定,以及业务战略也不会发生大的调整的前提,如果失去这个前提,那也不会搞这个重组。
“谋求更多的持牌只是为了防守,京东金融走的不是金控路线,而是奔着底层技术能力输出的金融科技路线走,我相信刘强东和陈生强一定会把这条路先跑通之后,才会再想别的战略。”上述VC界人士表示。